青科飞洋
18953210821
不抄作业,自成体系,日本是如何在疫情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的?
时间:2020-10-27 点击:1427

 微信图片_20200327164328.png

▲在日本东京,两名游客戴着口罩。


日本是中国之外最早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国家之一。尤其随着载有感染者的“钻石公主”号邮轮停靠并隔离于横滨港,日本也一度成为中国之外最被关注的疫情国家。但经过两个多月的疫情考验,据媒体统计,截至3月23日,除去“钻石公主”号邮轮的712名确诊患者之外,包含撤侨归国人员在内的日本累计本土确诊感染病例仅为1140人,死亡病例 52人。 

日本到底用了什么办法,在没有不计一切代价的情况下,有效控制了疫情?

小诊所冲在防疫第一线

在日本,如果出现发烧、感冒、咳嗽等常见病症,首先不会想到先去大医院开药,而是会选择前往家附近的小诊所就医。

日本根据人口、地理、交通等各种因素,设定层级错位、共同协作的三级医疗圈,已合理化医疗资源配置。早川经常去看病的“诊所”属于一级医疗圈,以小诊所为主,一般以市町村为单位,为民众提供方便的门诊服务;二级医疗圈以普通医院为主,会根据人口密度、交通、患者流动比例等要素设立,医院主要提供住院服务;三级医疗圈则以日本各都道府县区域中心的大医院为主,提供器官移植、罕见疾病或急诊等高精尖住院服务,除了转诊基本没有门诊服务。可以说,如果没有医生的“介绍信”,病人到大医院是会被拒收的。

日本医患的信赖关系以及口口相传的口碑,让日常生活中的日本人不太会因发烧、咳嗽等症状就跑去大医院就医。所以,此次疫情出现,小诊所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接触新冠病毒的第一线。针对于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呼吸困难所有症状的病人,进行分时段预约接诊,最大程度减少病人共处一室,产生交叉感染。

当诊所遇到难以应对的病情时,患者可以拿着诊所开具的介绍信到大医院就诊。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19年5月的统计,日本共有8000家医院,而诊所的数量达到10万家。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日本每一千人当中,拥有的病床数为13.7张,远远高于世界平均的3.7张病床数,高居世界第一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对新冠肺炎感染就可以高枕无忧,传染病床位数依然紧张。

 微信图片_20200327164336.png

▲ 一名定期看病的高龄女性正在诊所复查。

 

良好的国民素质

日本政府并未采取“封城”“全体停工”等策略,首先是日本没有到疫情大规模暴发需要采取极端严厉措施的程度,其次也是出于对日本国民性的一种考虑。日本是多灾多难的国家,在困难面前,日本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,喜欢“听指挥”,“按规矩办事”,不会贸然行动将风险转嫁到自己身上。

很多人都知道日本人爱讲卫生,日本民众在过去的日常生活中就有着良好的洗手、戴口罩的习惯。平时在超市、图书馆等公共场所,都会在入口处摆放免洗洗手液消毒。而每年3月也正是日本人需要戴口罩防御花粉症的季节。另外日本人的礼节是见面鞠躬而不是握手。

 微信图片_20200327164347.jpg

所以,相比于其他国家因为疫情暴发才呼吁民众勤洗手、少握手接触,对日本人来说几乎不是问题。这些习惯,也可能是日本疫情稳定没有特别扩散的原因之一。

学术研究者池田信夫,东外教授筱田英朗,结论几乎一致:只能将这一功归到日本国民素质。

“削峰战略”

在今年2月中旬,日本厚生劳动省针对新冠疫情国内外的发展形势,结合权威专家建议,将重点放在降低死亡率上,没有重病的患者也可以去一般的医疗机构就诊,轻症者在家待命,不拘泥于强化检疫,而是接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,构成了日本整体抗疫指导精神。

简单总结就是——“削峰战略”

1.不可能将肺炎病毒迅速清除:不可能让日本独善其身,不可能让所有被感染者都接受检测和治疗。根本不在这些方面耗费资源和精力。

2.用时间换空间:允许肺炎传播的长期存在,但全力降低短时间集中爆发的可能性。如同洪水来袭时,尽可能降低波峰毁坝,但允许水流缓慢冲击。拉长受灾时间,降低受灾烈度,打持久战。

 微信图片_20200327164354.jpg

3.绝对不允许医疗体系崩塌:限制受检受诊和就医人员,不在国境线上、无症轻症患者身上和全民拉网式搜寻上浪费人力,集中力量收治重症降低死亡率。不让医疗体系陷入疲惫和资源紧缺之中,更不允许医疗能力被无端浪费。

在线课堂留学资讯热门院校关于我们联系我们
客服热线: 18953210821 邮箱:qingkefeiyang@126.com

官方微信

Copyright © 2020 - 2021山东青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8019678号-3